高中生如何主动学习 高中生学习坏习惯
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,有人把它分成了预习、课堂听讲、复习三个环节,由此看出自主学习非常重要,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高中生如何主动学习的内容,希望大家喜欢!
高中生主动学习方法
听讲要专心,但专心的标准是什么?
人们当然会回答:精神集中,不走神。
其实,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回答。因为,只做到把精神集中到老师的讲授内容上,是跟在老师的后边亦步亦趋呢,还是把老师的讲解作为一个因素,独立思考、主动思考,创造性地进行思维,这两者之间就有很大差别了。
听讲时,紧跟老师,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听进耳朵里,再弄懂它的意思,从而把它们都记熟。一般地说,这对于知识的学习,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,但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,思维的创造性和飞跃都会受到限制。
怎样才能摆脱这种被动,作为高中生,应当给自己的课堂听讲规定下面这样两条要求。
一是要“超前思维”。这是指,一个概念提出来了,自己先试着去定义它;一个命题提出来了,自己先试着去判断它的真假;一个定理或公式写出来了,自己先试着去证明它;一道例题写出来了,自己先试着分析、解出它;甚至在学习过程中,自己设想:该提出什么命题了,该定义什么概念了等。总而言之,让自己的思维跑在老师讲解(包括预习阅读时的文字叙述)的前面,达不到大跨度的超前时,则争取设想老师正在说着的这句话的下一句话是什么。
这样做的结果,由于名词、定理、公式是自己定义、推导出来的,身临其境,清楚过程中的坎坎坷坷,当然理解就深刻,掌握就会牢固。即使将来忘记了,自己还可以再重新推证出来。而且是在游泳中学游泳,推理能力、思维能力经常得到训练,当然会逐步地得到培养和提高了。
二是在判断问题时,敢于“向老师挑战”。在进行“超前思维”的听课中,有时老师已经讲出了结论,自己还没想出来;或者老师想出了一种解题思路,自己的思路却没完成,这时该怎么办?
从“一分为二”的观点出发,有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。
一种极端是,完全做老师讲课的尾巴、应声虫;另一种极端是,完全撇开老师,自己另搞一套。
正确的方法是,如果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大体一致,要分析老师之所以能完成的原因,找到自己的症结是在知识上,还是在方法上,或是在思维上?如果自己的大致判断和老师的结论不一致,那么,不妨试试去推翻老师(包括书上)的结论。
为什么要这样做?因为,第一,老师(包括书上)的结论未必永远正确;第二,在你失败的尝试推翻的过程中,将会从反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。同时,这种独立构思、带有辩论性质的论证,更有助于能力、素质的发展。
高中生学习上的五大弊病
弊病1: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
初中阶段,布置作业的目的相对简单,而且大部分的知识很容易就能在课上被同学消化,课后作业更多起到一个巩固、拓展的作用。
高中各学科的学习更注重联系,不把知识系统化,是做作业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,没有系统化就很难有头绪,做题耗费的时间自然就会增加。
对部分高中生而言,在扎实理解掌握各知识点的基础上,通过做作业巩固的同时,可以尝试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。
课上多听老师的讲解思路,课后多思考、复习,理清思路,将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。这种习惯的养成,将对今后进入高三后的高考复习,起到巨大的作用。
弊病2:吃不透、抓不住学科重点
不少同学求胜心切,希望各个学科、各个知识点都能学得面面俱到,结果样样都抓,样样也没有抓牢,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”,得不偿失。
应该说每门学科的作业布置,都是结合课程重点来的。有基础题,当然也有提高题。有些题目可以选择不做,作业贵在精而不在多,剩下的时间可以是放在学科重点上来进行突破,也可以多思考,做到做作业不仅高效,而且高质量。
弊病3:忽视基础,题目做得多而杂
高中学科增加了,自然作业也会增多。许多同学漫无目的地做题,最基本的东西还是学得模棱两可,没有过关,经过大量做题以后,反而巩固了或者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,但是自己却没有发现。
说得直白一点,高中日常的学习是为高考打基础做准备的,而近几年高考越来越注重在基础之上考查同学们的能力,只有对基础知识了如指掌,深刻理解,做题才是最有效的。
所以在日常做作业的过程当中,要多做基础题,由基础题再到提高题、到高难题等,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题的能力。除了教材上的练习题,适当的课外辅导练习也是需要的,最好每个知识点都对应的试题练习,强化课后作业的效力。
弊病4: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
有不少高中学生表示很苦恼,“我每回做作业都很认真,可是成绩还是上不去”,这就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
首先要明确高效做作业的三步骤:
第一步是“解”,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面前的问题;
第二步是“思”,就是做完之后要回顾和反思,总结出经验和方法;
第三步是“归”,就是将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回归到书本上去。
如果能完全按照这三步来走,上课时结合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多想多问,课后做好配套练习,有不明白的及时记录、发问、解决。
弊病5:不善总结
不少高中生存在这样的误区,尤其是高一新生,还处在初中的学习模式当中,对高中的学习没有明确的概念。他们认为课上完、作业完成就万事大吉了,这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下次课老师还是会再讲到,即使不讲,多做做同类题型也就能掌握方法了,因而忽视日常的总结归纳。
真的是这样吗?高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,而非灌输记忆。以往在初中,可能会围绕一个知识点做详细的延伸拓展,但在高中,更多需要学生自己。
高中生五个学习坏习惯
1、拒绝心理松懈,重视高一
回顾高中,毫无疑问,在高一、高二阶段,我的心态是放松的,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,自然不是全力。当时的心态是:自己以不错成绩考上这所高中的,学习上稍微用点力就可以了,所以把更多的时间被用在看韩寒、郭敬明的小说。现在想来,还是后悔的,高一的不努力,让我落后大家很多,即使高三花成倍时间和精力追赶,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。
2、拒绝高度难题,重视思考
很多考生觉得,只有挑战高难度的题目,才能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,在高考中取得成功,其实,我们应该明白,现在的拼命学习复习时为了高考时高一点的分数,而高考试卷的题目组成是60%的基础题目、30%的中档题目、10%的难题,所以,把握基础题的考题思路,理解出题者的考察点是很重要的。
3、拒绝专家估题,重视考纲
专家被称为这一领域的“门清的人”,但过度依赖专家的估题,有可能使考生的复习方向偏离高考大纲,因为高考试卷是按照考纲来出的,而考纲的依据是课本,只有彻底吃透课本的基础知识,灵活应变,从考纲中给自己找出不同的思考方向,才算是对自己负责;专家的预估,并不是完全不可信,因为,一方面,专家毕竟处于某一省份和时间,不了解每个考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;另一方面,他们的预估是以当年的高考考题为基础,就有一定的滞后性。
4、拒绝孤军奋战,重视发问
进入高中学习,第一感觉是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,陌生的老师和同学,甚至是陌生的宿舍。如果这时候,你也像我当时一样,第一次住校,那么,你就要当心了!千万不要因为过多的想念家,而忽略周围的老师和同学。课堂上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,不要想着先标记下来,回头再仔细琢磨!因为堆积的多了,你就会心灰意冷而不愿去琢磨,而老师很乐意你的提问,在思考过后问老师,不仅得到了这个知识点的解答,也会辐射一个区域范围的知识点,相应的,老师也了解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,讲解过程会更加有的放矢。
5、拒绝埋头题海,重视计划
如果你向学霸请教学习的经验,85%的学霸会告诉你,放弃题海战术,因为,如果埋头于题海,相应的,思考的时间就会减少。另外,做题的目的是为了扫除知识的盲点,而不是只醉心于做了多少题,炫耀自己写了多少字!如何做到不被题海牵着走呢?那就需要化被动为主动,在学习计划书上列出科目的知识点,对应知识点的做题,重点是做完之后要思考三个问题:这道题的切入点是什么,是为了考察什么,再次遇到相似考题该如何做。
看过“高中生学习坏习惯”